本报讯(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宋会杰程绍琦)近日,宜阳县高村镇初级中学大松树下,八年级5班全体学生围坐在一起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课,班主任用鲜活的“村言村语”,搭配生动的案例,给孩子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该镇的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。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高村镇区域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——纪彰党支部。”班主任手里拿的教材是该镇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、收集发生在高村镇的革命英烈故事,整理编纂而成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《烽火硝烟》。“我之前总觉着党史学习教育离我们很遥远、没什么真实感,这次听到了过去发生在我们镇上的革命故事,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,更加鲜活生动了起来,我们也更热爱这片红色热土。”学生周冰毅捧着《烽火硝烟》,读得认真细致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宜阳县着力盘活本土红色资源,打破单一的灌输式学习教育模式,除了开会、看纪录片、阅读相关书籍等常规动作,该县不断创新党史宣讲和学习形式。如编纂完善本土党史学习教育读本,到老党员、退伍军人、脱贫群众等家中“送学上门”,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、进医院等活动,在主题班会、宣讲会上播撒红色火种。持续推动红色资源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,以红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。全民读典籍、全民学党史在宜阳县各行业各领域掀起热潮、蔚然成风。该县组织百姓宣讲团,走进工厂、企业、学校、社区“打卡”,将党史学习教育搬到田间地头、走进百姓中间,红色党旗飘起来、红色书籍讲起来、红色歌曲唱起来、红色故事“活”起来……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、深入人心,在全县营造知史爱党、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。本文来源:河南日报农村版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7397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