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雪娜通讯员张珂 “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”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擘画了现代化河南的崭新蓝图,宜阳如何在大局大势中唱响“宜居宜业,富美宜阳”高质量发展交响曲? 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。瞄准乡村振兴示范区、县域治理“三起来”样板地、洛阳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三大定位,坚持工业富县、生态立县、城乡兴县、文旅活县四大路径,实现幸福宜阳、绿色宜阳、现代宜阳、品质宜阳、活力宜阳五大愿景,当前,该县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、省、市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,奋力建设“宜居宜业、富美宜阳”,在重振洛阳辉煌征程,中唱出“宜阳声音”。 怎么学?深研细学,辨明航向。省委工作报告具有鲜明的“河南元素”,宜阳将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,既前瞻30年想问题、作决策,又立足“十四五”抓推进、抓落实,重点围绕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“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”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”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”等新目标、新任务、新命题,紧密结合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再研究、再审视、再提升县“”总体工作思路,推动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在宜阳形成生动实践。 如何贯彻?结合转化,破题起势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宜阳县生产总值迈上亿元台阶,年达到.6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末净增长近亿元,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现场会、造林绿化现场会、产业扶贫现场会等先后在宜阳召开,荣获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河南省文明城市、省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“三起来”示范县等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。 怎样落实?锚准定位,奋勇争先。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前。按照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“把解决好‘三农’问题作为重中之重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”的要求,落实洛阳市乡村振兴“”工作部署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谋划推动“‘三清两建’、乡贤返乡创业、乡村运营、集镇建设、‘三变’改革”等13项重点任务,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、美丽人文的跨越式发展。 要在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。坚持创新引领发展,抢抓洛阳市建设“国家创新城市、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”的宝贵机遇,积极融入“三区共建”,开展创新“双倍增”行动,实施个支柱型规模以上企业、个专精特新企业“双百工程”,走好从科技强到产业强、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。培育现代产业体系,以“三大计划”“三大改造”为抓手,培育壮大航空航天、智能装备制造、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,全力打造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。建设优质平台载体,持续深化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,建立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机制,实施“管委会+公司”管理模式,发展“飞地经济”,实现“二次创业”,将县产业集聚区打造成经济建设的主阵地、主战场、主引擎。 要在建强洛阳副中心城市上走在前。打造品质形象亮点,坚持“产城人文景”五位一体,以60余个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为重点,加快推进科创综合体、商贸综合体、便民综合体建设,让科技、金融、商贸等要素充分涌流,建好青年友好型城市。构建核心枢纽节点,依托洛宜轻轨、三洋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,以“一路一桥一馆”项目建设为抓手,更好地融入洛阳环都市区发展。搭建产业联动支点,围绕洛阳环都市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,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紧盯“十四五”期间总投资亿元的个重大项目,打好低效用地盘活、标准化厂房建设、重大项目融资等重点攻坚战,推动县域产业项目深耕“两个市场”分工,力争更多国家、省、市重特大项目在宜布点,让宜阳“全面融洛”“借势起飞”。③ 编辑:洛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4316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