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经济报记者韩荣君通讯员张珂仝少飞 “婚宴不吃‘桌’,改吃杂烩菜了。咱村会欣家开了个好头”。 12月22日,宜阳县董王庄乡方村村民张会欣儿子的喜宴上,杂烩菜成了“主角”,让亲朋好友、四乡八邻都觉得新鲜。 热闹的氛围中,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围坐在农家院外的餐桌前,讨论着杂烩菜婚宴这一新鲜话题。村里来帮忙的厨师们紧张地准备着,忙得不亦乐乎。 临近中午,一素一荤两大锅烩菜已经做好,厨师开始盛半碗素半碗肉的杂烩菜。上菜的村民麻利的穿梭在宾客中,很快就摆在了大家面前。一位宾客一边吃着,一边笑着说:“还是杂烩菜好,热腾腾的,想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,大冬天还能把人吃热乎了。” 看到杂烩菜婚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,张会欣脸上露出了笑容:“村干部刚开始给我做工作,我觉得用杂烩菜招待亲戚朋友面子有点挂不住,再一想现在很多人结婚好面子、讲排场,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,如今县里乡里积极倡导移风易俗,喜事简办,主人家办得热闹节俭,亲朋好友吃得开心”。 近年来,为了引导农民消除红白宴席中的攀比之风,杜绝铺张浪费,宜阳县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,将红白理事会与村规民约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毒禁赌会等共同形成“一约四会”,同步运行。“四会”会长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,副会长及会员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推荐老干部、老党员、老教师等德高望重、热心服务、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,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,大力倡导婚丧新观念、新风尚。 村民自治给力,政府作用也必不可少。宜阳县先后印发了《宜阳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意见的通知》《宜阳县文明节俭办理喜事参照标准》等文件,将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治安、生态环境、教育卫生、邻里关系、村风民俗、土地管理等列入《村规民约》,通过政府鼓励引导,社会广泛参与,形成乡村和谐、崇德尚善、婚俗节俭、文明治丧的良好社会文明新风尚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1869.html |